顶管机在地下管道埋设的截污导流水质保护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徐工基础XDN2000-S顶管机成功完成了2.4米直径、1187.5米的超长距离贯通,这一壮举在行业内备受瞩目。这背后是项目组成员付出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和学习。 项目启动的关键选择 地下管道铺设是截污导流水质保护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施工难度相当大。经过多次考察,用户最终选择了徐工的XDN2000-S顶管机。这一选择显示出徐工在顶管机制造领域具备一定实力和良好声誉。此外,这也强调了在挑战性工程面前,设备选择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项目能否顺利进行,还可能影响工程后续的进度和质量等多个方面。 大型工程项目的筹备阶段,设备和材料的挑选至关重要。若初期未能挑选到恰当的设备,后续可能会遭遇各种技术挑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项目失败。 800米处的突发状况 顶管机推进至800米时遭遇难题。新型管道在连续推进中频繁破裂,问题源于地质条件、设计规划以及现场施工注浆的不当。尽管800米的推进里程在行业内已属不错,但这是新型大口径长距离管道施工的初次尝试。这一意外情况给项目带来了重创,工程面临严峻挑战,大家开始担忧工程能否继续推进。 即便前期准备充分,施工中仍可能遭遇诸多预料之外的问题。若项目遇到突发状况无法解决,那么之前的努力和投入都可能化为乌有。 关键决策扭转局势 当众人几乎要放弃,信心全无之际,徐工基础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孔庆华毅然决然地承担起全面接管工程的重任。这种勇气和责任感实属罕见。若是在即将放弃之际,之前的一切付出都将化为乌有。徐工从设备供应商的角色转变为承担重任的施工方,毫不犹豫地朝着最后的200米目标发起冲刺。 这一决定意义重大,极大地提振了团队的士气。在关键时刻,团队的领导者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重重困难,他们未曾退缩,为团队注入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团队的全方位努力 新方向确立后,团队全体投入全面工作。服务人员调整了项目流程,还邀请了业内专家,与技术和服务部门的核心成员一起考察和研讨方案。大家齐心协力,力量非凡。从理论探讨到实际操作,我们不断尝试和改进。整个过程曲折复杂,就像体验过山车一般。 顶管机服务保障团队的领导层和一线人员同样为项目投入了心血。他们勇于深入管道内部攻克难关,攀登高塔拆卸泵站,这些干部和员工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 施工中的重重困难 施工期间遇到了不少难题。中继间油缸顶进的泵站出了故障,疫情期间,我们既不能从供应商那里买到备用零件,当地市场也买不到。在通讯上,辛彭凭借从军经验,用专用电话确保了项目沟通,但他得全天候守在现场。至于运输配件,地面拆解的减速机配件有七八十斤重,还得靠人力搬运到机头;而那600斤重的减速机,更是需要拆解后由人肩扛背驮才能运走。 每一件事都极其艰巨,遇到这些问题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若非意志坚定且方法得当,根本无法推进工程。 最终的成功与赞誉 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辛勤努力,徐工人成功攻克了重重难关,终于迎来了顶管机最远距离顺利贯通的辉煌时刻。客户的赞誉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肯定。这既展现了徐工人高超的技艺,也彰显了他们竭尽全力为客户谋利、坚定保证工程顺利贯通的信念。 工地全天候值守,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确保设备顺畅运作。对工作的这种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确实令人钦佩。徐工的做法就在我们眼前,那在其他工程项目中,能否也达到这样的标准?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见解,同时欢迎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 有智慧工地的问题可以咨询蘇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