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辽宁大连的天泉小镇A5区建筑工地,一座塔吊发生事故,不幸导致操作人员丧生。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可能与设备质量问题有关。近期施工事故频发,这让我们不得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塔吊事故危害严重 一旦工地上的塔吊发生事故,首当其冲的是一线的工人,他们的背后是无数的家庭。比如大连那起事故,塔吊司机不幸丧生,家庭也因此破碎。此外,塔吊的造价并不便宜,一旦发生事故,工地施工进度必定受阻,成本也会随之大幅上升。在众多城市中,塔吊事故引发的恐慌还会波及到周边居民以及其他工地的从业人员。 塔吊事故可能损害周边的建筑与设施。在城市中心的建筑工地,塔吊一旦倒塌,可能会撞击附近的商店和汽车等。 塔吊事故原因复杂 塔吊存在质量问题,大连事故初步查明与塔吊质量有关。一些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采用次品材料或简化生产流程。部分小型制造商对质量监管不严,导致不合格塔吊流入市场。 此外,还有管理和操作层面的问题。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超重起吊这样的情形并不罕见。而且,塔吊的管理常常不够严格,缺少必要的复查和检测措施。 塔吊管理加强策略 在设备管理方面,对塔吊的进入需进行严格审查。需核实塔吊的注册编号,报废期限届满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杜绝使用。例如,某地区对老旧塔吊进行了集中排查整治,成效显著。此外,还需关注塔吊的基础设施,加强排水和养护工作,确保其稳固不松动。 人员管理需同步加强。对安拆单位和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查,规定安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承包资格和许可证书。所有操作司机和指挥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并接受安全教育和详细交底。 塔吊操作安全规范 必须依照塔吊的使用手册进行操作。不得超载起吊,须知塔吊的底部和顶部承受力不同,需谨慎行事。以某项大型建筑项目为例,特意为塔吊操作人员开展了相关培训,让他们掌握这一要点。 应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带来风险的行为,比如不可在吊装作业区域停留,也不可穿越悬挂物体的下方。此外,用双手调整高度超过半米的重物也是不被允许的。 各方责任需落实 施工单位必须对塔吊进行周期性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这样做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监理单位也不能疏忽职责,必须履行好监督的义务。 租赁单位不应只图利益出租不合格的塔吊。有些租赁单位即便知道塔吊存在问题,仍将其租给施工方,这种行为极其不负责任。 安全警钟需长鸣 众多塔吊事故源于人们的侥幸心理,若每一步操作都严谨细致,许多不幸本可避免。比如,每日对钢丝绳的检查这样的小细节,若不予以重视,可能演变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大家觉得现在塔吊安全管理最需要提升的方面在哪儿?欢迎点赞、转发,还有踊跃留言讨论。 有智慧工地的问题可以咨询蘇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