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高效且低成本的管理方法长期是关键所在,难点重重。经开区的“重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创新思路和手段,其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智慧工地理念不新但系统独特 智慧工地这一概念并非新鲜事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它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然而,经开区的“重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却与众不同。2017年12月,经开区开始尝试这一管理模式,仅用了100天就建成了管控平台和项目端。该系统由政府主导,功能全面且价格低廉,在众多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独树一帜。它的出现展示了经开区在建筑管理领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决心,也期望其他地区能够学习这种整合资源、实现高效创新管理的模式。这种独特性为系统的后续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推行管理模块众多 今年四月,经开区的重点局在46个项目中全面实施了项目端与管控平台端的接入。系统模块广泛涉及项目与工人等多个管理领域。比如,项目管理模块和工人管理模块能够搜集各类实时数据。这包括对项目进度、工人出勤及薪资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这并不仅仅是数据的搜集,而是一种全面协同的管理方式。在庞大的云端系统中,将不同管理模块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对于拥有众多大型项目的经开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管理效率,并减少管理中的不足。 交互管理方便预警及时 如今,工作人员可利用电脑或手机APP进行管理。昔日,检查工地需亲自前往现场,而今只需轻触手机即可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系统还能在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发出警报。例如,若工地上的大型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在传统模式下可能难以迅速发现,但有了这套系统,情况就截然不同。这使工作人员能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种实时的交互管理模式,是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增强了管理的时效性和效率。 助力根治农民工欠薪 这一系统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它运用人脸识别云考勤系统实现了用工管理的全闭环。过去,工程款和工资拖欠、恶意讨薪现象频繁发生。然而,随着双向实时信息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核实人员是否在岗,还成功解决了欠薪问题。这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以往农民工因工资拖欠所造成的家庭困境或权益受损的案例,来突出该系统这一功能的重要性。 多问题借助系统纠偏防治 依托云端大数据进行数据统计,能对环保、机械等领域提前发出警报。比如,在环保领域,若出现扬尘,系统会自动启动喷淋设备进行降尘;机械若出现危险操作,系统也会发出警报并强制停止作业。此外,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等也能在系统上处理,手机操作即可完成流程,还设有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并回复的机制。这样一来,各项操作变得更加规范,施工现场的整体运作效率得到提升,确保了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 存在推广阻碍与发展前景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挑战。例如,智慧工地需要配备高清摄像头,但部分工地起初并不配合,只安装了普通摄像头。针对这种情况,经开区重点局只能制定统一的标准来推动工作。目前,该系统仅限于政府项目使用。但随着技术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它将在经开区得到全面推广。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加速这一推广过程,比如加强宣传力度、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等。这也反映出,新生事物的发展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尽管目前应用范围有限,但未来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你认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未来将引发哪些重大行业变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有智慧工地的问题可以咨询蘇小鱼 |